春天要晚睡早起,国医大师总结24字养生法

早睡早起,是很多人眼中健康的生活方式。但在中医看来,不同季节各有作息法,春天更适合晚睡早起。
93岁的国医大师葛琳仪,不仅将上述传统医学养生的精髓融入日常,还总结出24字养生法。

《生命时报》采访葛琳仪解读24字秘诀。
受访专家
国医大师、浙江省中医院中医内科主任中医师 葛琳仪
晚睡早起,春天的养生技巧
93岁的国医大师葛琳仪曾跟学生说:“春分过后,我就逐渐把起床时间往前调。古人说‘日出而作,日入而息’,起床时间最好和日出基本同步。”
提倡春天要“早起”,并非现代医者的独有观点,我国古代医学著作早已提及。
孙思邈作为唐代著名医药学家,撰有医学巨著《千金要方》和《千金翼方》,其在著作中提到:“春欲晏卧早起,夏及秋欲侵夜乃卧早起,冬欲早卧而晏起,皆益人。虽云早起,莫在鸡鸣前;虽言晏起,莫在日出后。”
这句话的意思是说,人应根据季节调整起居,春天要晚睡早起,夏天和秋天要早睡早起,冬天要早睡晚起。
早起可以带来诸多益处:
- 清晨,人体阳气随旭日初起而升发,此时起床,可顺应天时,调动身体机能,开启活力满满的一天。
- 早起的人时间充沛,可以不慌不忙享受早餐,护养肠胃,还有一定时间锻炼,强壮身体。
- 早起意味着要睡饱,保证充分恢复精力和体力。养成这种起居习惯,人就会精神饱满、面色红润。
春天提倡的“晚睡”是多晚?
孙思邈认为,早和晚是有标准的,早不能在鸡鸣之前,晚不要在日出之后。
中国中医科学院西苑医院风湿病科副主任医师韩淑花表示,春季白昼时间逐渐延长,人体要顺应昼夜变动规律,适度减少睡眠,增加活动时间。
需要提醒的是,“晚睡”不等于熬夜,而是指稍微晚睡一会儿,建议不要晚于23点。
早晨阳气升发,要跟着太阳一同起床,有助于体内阳气萌发,使人神清气爽。不过,早起不要早于5点,否则会对健康不利。
国医大师总结24字“养生经”
如今年过九旬,葛琳仪的日程表仍令人惊叹:每周5个半天坐诊,每次接待30余位患者。她头发花白,但发量可观、发质良好,看诊时思维清晰、反应灵敏,见者无不感叹其“养生有道”。
葛琳仪基于《黄帝内经·素问·上古天真论》中“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的古训,总结出适合自己的24字养生经:心情舒畅,生活充实,作息规律,保持体重,坚持锻炼,适度进补。
心情舒畅
神宁气顺百病消
在葛琳仪看来,保持良好心态,心中不留事,把烦恼弃之脑后,是最好的养生方法。她喜欢和年轻人聊天,也热衷学习新事物,常笑称“现在不去算自己几岁了,反正从‘80后’变成了‘90后’,是越活越年轻了。”
在门诊中,她常劝导病人要心态平和,及时放下不必要的烦忧。曾有一位患有严重失眠的病人表示:“葛琳仪的心理疏导,让我没吃药,病就好了一半。”
生活充实
晚年小劳为幸事
葛琳仪始终践行着“活到老、学到老、干到老”的理念,坚持只要身体吃得消就要工作,让生活变得充实。她引用一位老同事的话,“一天不看病,若有所失;三天不看病,若有所病”。
她说,治好了病人内心喜悦,身体状态也跟着变好,正如长寿的企业家邵逸夫先生所言,晚年小劳有益健康。

作息规律
动静相宜守天时
葛琳仪每天六点左右起床,晚上十点半休息,最晚不超过十二点,从来都不熬夜。她认为这就是“起居有常”,该休息的时候休息,该动的时候动。
她说,每个人有适合自己的作息规律,不过要尽量与四季、时令相匹配,可以有一定弹性,但不能偏差太大,更忌讳随意打乱。
保持体重
七分饱里藏乾坤
现在很多年轻人要么管不住嘴,摄入过量营养引发超重、肥胖等问题,要么为追求美过度节食,不吃米饭面条等主食,导致身形瘦削、营养不良,都不利于健康。
葛琳仪强调,养生要坚持三餐规律,每顿饭只吃七八分饱,平时不喝酒、不抽烟,少吃刺激性食品,把体重常年维持在合理区间。
对于上了年纪的人而言,不必急于忌口。过度限制饮食、让食谱变得单一狭窄,反而对健康无益。就像她自己,即便有高血压,也只是调整为清淡饮食,但依然样样都吃点。
坚持锻炼
终身运动养精神
葛琳仪表示,是运动让她得以保持如今的良好状态。不过,锻炼要适度和科学,不同年龄段有各自的锻炼方式,上了年纪不宜过于剧烈;同时应合理选择锻炼时间,寒冷的冬季尽量在太阳升起后锻炼,以免寒气入体,夏天要防中暑。
以前,她几乎每天骑自行车上下班,坚持了25年,直到80岁,因家人担心安全才停止。现在,她喜欢在早晨起床后到上班前的一小时,做做家务或楼上楼下走走,既不过量,又能保持体能。
适度进补
食疗可行药莫忙
随着经济条件改善,很多人愿意花钱进补,但葛琳仪提醒,进补一定要谨慎,不能乱补,最好在专业中医师辨证后有针对性地适度进行,切忌盲目。
很多人容易陷入“进补要用名贵中药材”的误区,事实上,能食疗尽量不吃药。她以便秘为例,若能借助吃香蕉、喝蜂蜜、增加粗粮摄入等来解决,就尽量不要吃药。
葛琳仪表示,养生是一种生活态度,不在于刻意的“禁”和“补”,而应融入日常生活的点滴。
对于老年人来说,以平和、自然的心态对待生活,以均衡、合理的饮食滋养身体,以适度、科学的运动修炼体魄,以规律、充足的睡眠恢复精力,健康与长寿自会悄然相伴。▲
本期编辑:张宇
版权声明:本文为《生命时报》原创,未经授权谢绝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