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剑钒(00后,大学生),好样的!上演概率仅1/10万的“生命奇遇”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16 21:23:00
文字/视频 湖南日报全媒体记者 周顺 通讯员 西子 陈君
4月16日,“00后”株洲籍大三学生朱剑钒在株洲市中心医院完成造血干细胞捐献,这份承载着希望的260毫升“生命种子”即将为远方素未谋面的血液病患者重启新生。
中午12时,在无菌采集室内,血细胞分离机持续运转,朱剑钒平静地注视着殷红血液在透明管路中流淌。历经5小时采集,这份特殊的“生命礼物”将由专人护送至千里之外,为匹配成功的血液病患者点燃重生曙光。至此,株洲市造血干细胞捐献者达52例。
2002年出生的朱剑钒,就读于武汉大学。时间回溯至2023年5月,武汉大学“守护生命,医路相髓”活动中,刚步入大学校园的朱剑钒特意前往现场并报名加入了中华骨髓库。
“非血缘造血干细胞捐献配型成功,这种生命‘奇遇’的概率为十万分之一。还记得当时播放的宣传片中,邵帅捐髓救母的故事在我心里埋下种子,当真正有机会成为那个‘十万分之一’的幸运匹配者时,我必须站出来。”谈及捐献初衷时,朱剑钒目光坚定。
“可以,我同意捐献!”2024年12月9日,朱剑钒接到株洲市红十字会工作人员“配型成功”的来电后,毫不犹豫地答应了下来。
这一通电话也让朱剑钒立即开启“生命护航计划”——为了达到捐献标准,他调整作息、日均5公里长跑、科学膳食管理,两个月时间成功减重10斤。“孩子,这是救命的大事,我们全力支持!”在咨询医学专家确认捐献安全性后,父母的理解化为最坚实的后盾。
“你看,连我们的细胞都在为你努力呢!”采集前夕,朱剑钒在给患者的祝福卡上写下温暖寄语,鼓励远方的患者早日走出病痛阴霾,早日回归健康生活。
(一审:周顺;二审:段涵敏;三审:杨又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