阜阳:“你养我长大,我陪你到老” 一段跨越血缘的孝心之歌
在阜南县会龙镇何寨村,46岁的史振娥有一个质朴的心愿:让养父史明云的每一天都能多些欢乐,多绽放些笑容,即便生命走到尽头,也要让老人带着愉悦离去。这段跨越血缘的父女情,谱写了一曲感人至深的孝心之歌。

史振娥照顾养父史明云
他的脊背,温暖如山
“我老家离这儿不远。”4月19日,史振娥告诉记者。由于原生家庭子女众多,她出生第三天便被送养。
幸运的是,史振娥来到了史明云的家。彼时,史明云家境贫寒,妻子无法生育,他们对史振娥视如己出,倾注了全部的爱。
史振娥对小时候的一件事记忆犹新。小学一年级的一天,大雨倾盆,没有雨具的她,只能眼巴巴地盼着雨停。天色渐暗,恐惧与无助笼罩着她。就在这时,父亲史明云蹬着破旧的自行车,身穿雨披匆匆赶来。她坐在自行车后座,躲在雨披下,紧紧贴着父亲的后背。
那一刻,在史振娥眼中,父亲的脊背宽阔而温暖,宛如一座巍峨的大山,成为她最坚实的依靠。
尽管早已知晓自己的身世,史振娥却从未主动联系原生家庭。在养父母悉心呵护下成长的她,心中满满的都是这个家庭的爱,这里才是她唯一认定的家。
相依为命,共担风雨
史振娥13岁那年,史明云用多年打工积攒的积蓄,开始盖三间起脊房。
那段日子,只要一放学,史振娥就欢快地跟着父母去窑厂拉砖块水泥。看着新房在一家人的努力下渐渐成型,她满心欢喜与期待——那是家的模样,是幸福的憧憬。
然而,命运的重击突如其来。新房建成仅半年多,母亲不幸因病离世。办完丧事,史振娥和父亲坐在村头田埂上,四周一片沉寂。那晚,父亲显得格外苍老,呆呆地望着母亲的坟头,沉默不语。史振娥紧紧依偎在父亲怀里,暗自发誓:以后,自己就是父亲的全部依靠,一定要让父亲的后半生平平安安。
此后,史明云既当爹又当妈,靠着勤劳的双手,一边打工一边种地,含辛茹苦地将史振娥抚养成人,直到她工作、成家。
父亲的言传身教,让史振娥格外懂得感恩。2017年大女儿高考时,有感于志愿者的帮助,史振娥加入了阜南县心连心公益协会,经常参加帮扶孤寡老人、陪伴留守儿童等活动。
倾尽全力,守护余生
多年的过度操劳,让史明云的脊背早早弯曲,身体每况愈下。
为了更好地照顾父亲,史振娥经常主动回娘家陪伴。七年前,命运再次给予沉重一击——史明云被查出患有癌症。史振娥心急如焚,四处求医问药,不惜倾尽所有为父亲治疗。
手术后,史明云瘫痪在床。因要兼顾孩子上学,史振娥只得先将父亲送到县城的养老机构。但她始终放心不下,白天忙完工作和家务,晚上就赶到养老院陪父亲聊天,为他驱散孤独。大女儿上大学后,史振娥立即将父亲接回家中,聘请护工协助照料,自己则一边打工,一边精心侍奉。
在史振娥的言传身教下,两个女儿也十分孝顺。每次放学回家,她们都会先到姥爷床前陪老人说话;偶尔攒下零花钱,就给姥爷买营养品。
“父亲独自将我养大,曾经他是我最坚实的依靠,现在我要做他温暖的港湾。”史振娥说。
全媒体记者 任刚 通讯员 田鋆生 文/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