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股票是做什么的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3-28 21:22:47    

一、股票的概念

股票是股份公司给每个投资人的一份文件,证明其持股的数额及性质。购买股票的投资者即成为公司的股东,股东凭借股票可以获得公司的股息和红利,参加股东大会并行使自己的权力,同时也承担相应的责任与风险。股东的权益在利润和资产分配上表现为索取公司对债务还本付息后的剩余收益,即剩余索取权。在公司破产的情况下,股东通常将一无所获,但只负有限责任,即公司资产不足以清偿全部债务时,股东个人财产也不受追究。

二、股票的由来

股票最早出现于资本主义国家,伴随着股份公司的出现而出现。1602年,荷兰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股份有限公司——东印度公司,标志着股票的诞生。随着企业经营规模的扩大和资本需求的增加,股份公司这种企业组织形态逐渐被广泛利用,成为资本主义国家企业组织的重要形式之一。股份公司的变化和发展产生了股票形态的融资活动,进而促成了股票市场的形成和发展。

三、股票的发展历程

早期发展:1553年,英国以股份集资的方式成立了莫斯科尔公司,1581年又成立了凡特利公司,这些公司开始运作时采取公开买股票的方式,购买了股票就获得了公司成员的资格,从而产生了普通股份制度,相应地形成了普通股股票。

股票市场的形成:1611年,东印度公司的股东们在阿姆斯特丹股票交易所进行股票交易,形成了世界上第一个股票市场。此后,股票市场逐渐完善和发展,成为大企业筹资的重要渠道和方式。

现代发展:随着全球经济的发展,股票市场不断壮大,股票交易方式也日益多样化,包括电子交易等。同时,各国政府和监管机构不断完善相关法律法规,以保障股票市场的公平、公正和透明。

四、中国股票发展现状

历史回顾:

初步发展与动荡(1900年—1949年):1904年,上海成立了“上海股份公所”,这是中国证券市场的雏形,主要交易外资企业发行的股票和债券。1914年,上海证券物品交易所成立,交易品种逐渐发展到包括民族资本企业的股票。1920年代至1930年代,民族资本崛起,上海成为亚洲最重要的金融中心之一,股市繁荣一时。但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期间,股市交易频繁中断,经济动荡严重。

市场消失与改革开放前的空白期(1949年—1990年):新中国成立后,计划经济体制取代市场经济,证券市场被完全取缔。1980年代改革开放后,证券市场重新萌芽。

重新起步与发展(1990年至今):1990年12月19日,中国证券市场正式成立。经过多年努力,逐步走上了规范化和有序化的发展轨道。股票发行制度从审批制过渡到核准制,发行方式也不断改进,市场化的股票发行制度趋于明朗。

现状:

市场表现:近年来,中国股票市场经历过多次繁荣与萧条。2015年至2017年,股票市场经历过一轮大的牛市,甚至出现了疯狂“炒新股”的情况。2018年以后,股票市场又开始经历调整和震荡。不过,总体来说,近年来中国股票市场还是呈现出上涨趋势。从2015年至今,沪深300指数已经从2500左右上涨至3500上下,涨幅约为40%;上证综指则从3500上下上涨至3000上下,涨幅约为20%,虽然指数表现一般,但是个人投资者没几个能盈利的。

政策影响:财政和货币政策的调整会直接或间接地影响股市。例如,对银行部门的强化可能会增强投资者对金融板块的信心,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相关股票的表现。但如果整体经济的消费需求不能有效提升,企业的盈利增长可能会受到限制,进而对股市的全面上涨形成一定压力,加之做空力量强大,实在是寸步难行。

投资者结构:中国股票市场的投资者结构不尽合理,个人投资者占比较大,机构投资者相对较少。这导致市场波动较大,投资者情绪对市场影响显著。

未来畅想:从长期来看,中国股市的发展需要综合考虑经济结构调整、政策的持续优化以及国际经济形势的变化。要实现股市的健康稳定发展,一方面需要进一步激发消费潜力,推动经济的再平衡,为企业创造更好的发展环境,从而提升上市公司的业绩表现;另一方面,政策制定者需要密切关注市场动态,适时调整政策,以保持市场的流动性和稳定性。同时,在全球贸易格局不断变化的背景下,中国股市也需要适应国际形势,加强与国际市场的对接与合作,提升自身的国际竞争力。投资者在关注中国股市时,也应综合考虑这些因素,制定合理的投资策略,以应对市场的波动和变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