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缅怀英烈 遥寄追思

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5-04-04 10:37:00    

《内蒙古日报》(2025年4月4日1版)。

缅怀英烈 遥寄追思

——内蒙古各地举办形式多样的清明祭英烈主题活动

4月3日,呼和浩特市20所学校组织学生来到乌兰夫纪念馆,开展祭扫活动,缅怀革命先烈,传承红色精神。记者 王磊 摄

  巍巍青山见证丰功伟绩,苍苍松柏寄托无尽哀思。连日来,内蒙古各地举办形式多样的清明祭英烈主题活动,缅怀革命先烈,凝聚奋进力量。

  “你是谁?你穿着褴褛的衣裳,点燃燎原的星火;你砸碎无尽的黑暗,高唱胜利的凯歌……”

  兴安盟乌兰浩特市烈士陵园内,松柏环绕,稚嫩而坚定的童声响起,声声扣人心弦。兴安盟教育系统组织千余名师生开展“清明祭英烈 共铸中华魂”主题祭扫活动,以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致敬革命英烈。

  烈士纪念塔前,党员教师、共青团员与少先队员代表依次庄严宣誓,誓言铿锵,久久回荡。随后,师生列队向革命烈士敬献鲜花,素雅的白菊与鲜艳的党旗、团旗、队旗相互映衬,十分醒目。

  “触摸冰冷的纪念碑时,课本里的英雄仿佛有了温度。作为新时代少年,我要握紧接力棒,报效祖国!”兴安盟红城小学学生张文慧坚定地说。

  内蒙古大兴安岭森林公安局根河分局组织民警赴根河市英雄烈士纪念广场,开展“清明祭英烈 忠诚铸警魂”主题活动。民警手持清洁工具,细致清扫烈士雕像上的积雪与尘埃,并敬献花束,让烈士的长眠之地更显整洁肃穆。现场的民辅警表示,要不忘初心,永续荣光,将崇敬之情转化为守护平安的强大动力。

  在赤峰市林西县五十家子镇烈士陵园,全县各地党员、志愿者以及五十家子镇寄宿制小学师生代表庄严肃立,齐声高唱国歌,表达对革命先烈的深切缅怀。

  随后,全体人员向烈士纪念碑敬献花篮、默哀致敬,并聆听志愿者讲述烈士的战斗故事。六年级学生韩司彤深受触动:“以前,我只在书本里看到英雄故事,今天才知道,战斗就发生在我们家乡。我要努力学习,将来为家乡发展贡献力量。”

  锡林郭勒盟锡林浩特市希日塔拉街道赛罕社区新时代文明实践站联合蒙商银行锡林郭勒分行融兴支行党支部,组织辖区300余名小志愿者及家长开展“扣好人生第一粒扣子 传承红色基因”祭扫烈士墓活动,教育引导青少年厚植家国情怀。

  本次活动通过“仪式+叙事”的创新形式,让青少年在实践中理解“红色江山来之不易”。下一步,锡林浩特市将持续打造“行走的思政课”,让红色基因在青少年中代代相传。

  乌兰察布市察右前旗委宣传部、文明办、新时代文明实践服务中心等联合开展了“清明寄哀思,文明润人心”系列文明实践主题活动,倡导文明祭扫、移风易俗,践行文明新风。讲纪松龄故事、讲思想政治课、党员重温入党誓词、团员重温入团誓词等活动,让红色文化浸润人心。

  呼和浩特市委宣传部、文明办与呼和浩特市文化旅游投资集团联合举办“慎终追远,绿色清明,传承文化”——2025年“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活动。

  呼和浩特市老兵宣讲团团长田华全带来红色历史文化宣讲,为现场营造出浓厚的文化氛围。学生代表发言,表达新时代青少年传承红色精神、努力奋斗的决心。

  鄂尔多斯市准格尔旗创新融合红色教育与民俗体验,让传统节日焕发时代光彩。

  沙圪堵镇烈士陵园,青松傲立、翠柏挺拔。少先队员佩戴着鲜艳的红领巾,手持鲜花,整齐列队于革命烈士纪念碑前,一堂沉浸式思政课正式拉开帷幕。

  雄壮的国歌回荡在心头,每一个音符仿佛都诉说着对英雄的崇敬与怀念。默哀3分钟后,学生依次敬献鲜花,瞻仰革命烈士纪念碑,并聆听革命故事。沙圪堵第一小学学生阿茹娜说:“我要珍惜现在的生活,这是烈士们用生命换来的。我要好好学习,像他们一样勇敢坚强、坚贞不屈,长大后把祖国建设得更好。”

  巴彦淖尔市多所学校开展清明祭英烈活动。在庄严的国歌声中,全体人员整齐列队于临河区青春湖烈士纪念碑前,垂首肃立,致敬默哀,表达对先烈的崇敬之情和继承先烈遗志的坚定决心。

  “我们深切缅怀那些为国家独立、民族解放事业英勇献身的革命先辈,希望师生通过此次活动更深刻地理解革命先烈的无私奉献精神,汲取奋进力量。”巴彦淖尔市衡越实验学校党支部书记杨文奇表示。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由乌海市委宣传部和乌海市文明办联合举办的“情韵乌海·清风寄思传家训”2025年“我们的节日·清明”主题晚会,在乌海市当代中国书法艺术馆上演。

  晚会分为“溯古家风·顺颂时祺”“追思先烈·致敬英雄”“家国同心·家训长昭”3个篇章,通过沉浸式体验、文艺展演、家风故事分享等形式,让市民在庄重而温馨的氛围中感受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

  近年来,乌海充分发掘传统节日蕴藏的丰富文化内涵和深厚历史底蕴,通过“情韵乌海”“我们的节日”系列活动,进一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导广大群众坚定文化自信。此次清明主题活动,将家风建设与节日文化相结合,进一步提升了市民的文明素养。

  通辽、包头、阿拉善各地也举办了各具特色的主题活动,激励更多的人不忘初心,慎终追远,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

在缅怀追思中铭志前行

□哈丽琴

  梨花风起,清明又至。前往烈士陵园,向英烈敬献鲜花;走进革命场馆,重温革命先辈的故事;通过网络祭扫,在指尖与云端寄托哀思……清明之际,内蒙古各地纷纷开展缅怀英烈、瞻仰祭扫活动,人们在追思中铭志,在缅怀中前行。

  问苍穹何为不朽,唯英魂凛然千秋。内蒙古是一片英雄辈出的红色热土,峥嵘岁月的痕迹中矗立着血肉铸就的座座丰碑,繁荣祥和的盛景里映照着前仆后继的重重身影。多松年、李裕智、贾力更、荣耀先、刘洪雄……无数先辈先烈为了强国之愿、复兴之业,挺身而出、舍生忘死,为我们留下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缅怀,是为了致敬,更是为了传承。我们要在致敬英雄中赓续红色基因,在抚今追昔中坚定前行意志,创造属于我们这代人的新的伟业,书写无愧于民族的新的历史。

  缅怀先人,心胜于形。每年清明时节,正是山火高发、防火形势严峻的时期。内蒙古发出清明节文明祭扫倡议书,力推文明祭扫,共赴“绿色清明”之约。呼和浩特开通“云祭祀”平台,乌海免费提供鲜花、丝带、“时空信箱”等特色祭扫服务……这些举措既让慎终追远的情感有处安放,也让文明风尚的景观欣然绽放。寄托哀思,重在用心,贵在真诚,只要内心虔诚、祭之以情,将感恩与思念铭记于心,便是对逝者最好的缅怀。

  “万物生长此时,皆清洁而明净,故谓之清明。”清明寄寓着敬祖尊贤、追思怀远的文化意涵,也蕴含着万物勃发、吐故纳新的生机与活力。正值人间最美四月天,让我们在缅怀追思后,带着感恩、敬畏、热爱继续前行。

来源:《内蒙古日报》官方微信

编辑:沙志媛

编审:赵宗杰

终审:刘畅

总监制:肇慧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