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版

岁月向晚,共赏立冬诗词,遥祝冬安

100次浏览     发布时间:2024-12-16 10:07:07    


岁月悠悠,四季流转,转眼间已至立冬。在这向晚的时光里,让我们一同沉醉于立冬的诗词之中,感受那份独特的韵味与情思。

立冬,宛如一位温婉的诗人,用清冷的笔触描绘着天地的变化。“落水荷塘满眼枯,西风渐作北风呼。”这是立冬的萧索,满池残荷,西风渐去,北风呼啸。“秋风吹尽旧庭柯,黄叶丹枫客里过。”则诉出了羁旅之人在立冬时节的离愁别绪。

诗词中的立冬,有对时光流逝的感慨,有对自然变迁的敬畏,更有对温暖与希望的期许。让我们在这静谧的向晚时分,伴着昏黄的灯火,沉浸在立冬诗词的世界里,任思绪飘荡,与古人共赴一场心灵的约会,去触摸那份穿越千年的情愫。

《立冬前一日霜对菊有感》

宋·钱时

昨夜清霜冷絮裯,纷纷红叶满阶头。

园林尽扫西风去,惟有黄花不负秋。

昨夜的清霜如冰冷的絮被,寒意悄然来袭。钱时笔下“昨夜清霜冷絮裯,纷纷红叶满阶头”,红叶纷纷飘落,铺满了阶前,似在诉说着秋的离去。而园林中,西风扫尽了一切繁华,唯有那金黄的菊花傲然绽放,“惟有黄花不负秋”,坚守着最后的绚烂,令人心生敬意。

《立冬》

唐·李白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

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

李白的《立冬》则别有一番情趣。“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在这寒冷的时节,笔都被冻住,诗人懒得写诗,只想时时温着美酒,在醉眼中看着墨花月白,恍惚间竟以为是雪花堆满了前村。这份闲适与惬意,让我们在冬日里也能寻得一丝温暖与宁静。

《早冬》

唐·白居易

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

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

老柘叶黄如嫩树,寒樱枝白是狂花。

此时却羡闲人醉,五马无由入酒家。

白居易的《早冬》描绘了江南十月的宜人冬景。“十月江南天气好,可怜冬景似春华。”江南的冬天,天气依旧晴好,那冬景竟如春天般充满生机。霜轻未杀萋萋草,日暖初干漠漠沙,大自然的温柔在这冬日里展现得淋漓尽致,让人不禁陶醉其中。

《立冬》

宋·紫金霜

落水荷塘满眼枯,西风渐作北风呼。

黄杨倔强尤一色,白桦优柔以半疏。

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

拟约三九吟梅雪,还借自家小火炉。

紫金霜的《立冬》中,“落水荷塘满眼枯,西风渐作北风呼。”落水的荷塘满眼都是枯萎之景,西风渐弱,北风呼啸而来。但即便如此,黄杨倔强地保持着一抹绿色,白桦也以半疏的姿态展现着自己的优美。在这寒冷的冬日,门尽冷霜能醒骨,窗临残照好读书,我们可以借着这清冷与余晖,沉浸在书的世界里,充实自己的心灵。

《立冬日野外行吟》

宋·释文珦

吟行不惮遥,风景尽堪抄。

天水清相入,秋冬气始交。

饮虹消海曲,宿雁下塘坳。

归去须乘月,松门许夜敲。

释文珦的《立冬日野外行吟》,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立冬野外的美妙画卷。“吟行不惮遥,风景尽堪抄。天水清相入,秋冬气始交。”诗人不畏路途遥远,尽情欣赏着大自然的美景,天水相融,秋冬之气在此交汇。“饮虹消海曲,宿雁下塘坳。归去须乘月,松门许夜敲。”那彩虹消失在海的尽头,宿雁落在塘坳,而诗人打算趁着月光归去,敲响那松门。

《立冬日作》

宋·陆游

室小财容膝,墙低仅及肩。

方过授衣月,又遇始裘天。

寸积篝炉炭,铢称布被绵。

平生师陋巷,随处一欣然。

陆游的《立冬日作》,描绘出了一间狭小却温馨的居室。“室小财容膝,墙低仅及肩”,简单的词句中,尽显生活的质朴。虽居陋室,但诗人心境坦然,在授衣月刚过、始裘天又至的时节,他以寸积的篝炉炭和铢称的布被绵抵御寒冷,欣然面对人生的平淡与简陋。这种对生活的随遇而安,是一种历经沧桑后的豁达。

《立冬节斋宿竹宫悼姚高士》

宋·程公许

金鲫鱼犹涵藻涧,玉蕤香未破梅花。

人生转眼皆泡幻,勘破须饶老作家。

程公许的《立冬节斋宿竹宫悼姚高士》,在金鲫鱼游弋的藻涧和未破的梅花香中,感悟人生如泡影般虚幻。岁月匆匆,一切都在瞬息万变,唯有像姚高士这样的老作家,能够勘破这世间的无常。诗句中既有对自然的细腻描绘,又蕴含着对人生哲理的深深思索。

《立冬夜舟中作》

宋·范成大

人逐年华老,寒随雨意増。

山头望樵火,水底见渔灯。

浪影生千叠,沙痕没几稜。

峨眉欲还观,须待到晨兴。

范成大的《立冬夜舟中作》,则为我们展现了一幅立冬之夜的水上画卷。“人逐年华老,寒随雨意増”,时光无情,寒意渐浓,而山头的樵火和水底的渔灯,在这寒冷的夜里闪烁着温暖与希望。浪影千叠,沙痕几棱,诗人在舟中感慨岁月的流逝,却又对未来的清晨充满期待。

《立冬后风雨》

宋·刘敞

冷雨欲成雪,高风催过云。

流光随衮衮,吹萚共纷纷。

此去天地闭,向来金石焚。

敝貂宁独恨,四序欲平分。

刘敞的《立冬后风雨》,以冷雨欲雪、高风催云开篇,营造出一种冷峻而宏大的氛围。“流光随衮衮,吹萚共纷纷”,时光如滚滚洪流,落叶随风纷纷飘落,让人不禁感叹岁月的无情和生命的短暂。面对天地即将闭藏,金石仿佛也要焚毁的景象,诗人虽有敝貂之寒,却仍能以豁达的胸怀看待四季的更迭。

《立冬后作》

宋·唐庚

啖蔗入佳境,冬来幽兴长。

瘴乡得好语,昨夜有飞霜。

篱下重阳在,醅中小至香。

西邻蕉向熟,时致一梳黄。

唐庚的《立冬后作》,为我们带来了一丝温暖与悠然。“啖蔗入佳境,冬来幽兴长”,在这瘴乡之地,竟也能收获美好的话语,昨夜的飞霜更是增添了几分冬的韵味。篱下的重阳虽过,醅中的小至酒却香气四溢。而西邻的香蕉即将成熟,时不时送来一把金黄,为这冬日增添了一抹亮色。

在岁月向晚的时分,我们一同走进立冬的诗意世界。那一首首立冬诗词,宛如时光的桥梁,连接着今昔,让我们与古人进行了一场心灵的对话。

古人的笔触细腻而深情,勾勒出立冬的寒寂,也抒发着生活的百味。霜雪纷飞中,有他们对岁月匆匆的感慨,亦有对未来的期许。

如今,身处这寒冷季节,我们怀揣着对温暖的渴望。愿每个人在冬日的寂静深处,摒弃喧嚣与纷扰,寻得内心的宁静。让这份宁静赋予我们力量,在漫漫冬日里沉淀、思考,为新的开始积攒能量。

遥祝冬安,期待当春风再度拂来,我们都能以更强大的姿态,迎接生命中的每一次绽放。